【新华悦听】与时间赛跑的秋收-新华网

【新华悦听】与时间赛跑的秋收

2025-08-12 09:34: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悦听,值得一听。大家好,这里是《新华悦听》,我是本期主播孟翔,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选自《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一书中的《与时间赛跑的秋收》。

  挖洋芋

  “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南方大地,此时正是收挖红苕的时候。陇西高原,马铃薯的收获已经不能再迟疑了。勤快的人,基本要在霜降之前收完土豆。也有忙碌的人或者懒散的人,总要将挖土豆拖延到一地霜白的时候。

  挖土豆需要一定的技巧。一窝土豆的生长半径,一般在0.3到0.5平方米的范围。瞅准土豆苗,䦆头刨挖不能距离根部太近,也不能距离太远。经验老到的农夫,一䦆头下去往往就能把一整窝被根系串联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土豆勾出地面。没经验的人挖土豆,比如我,使出浑身的劲一䦆头刨下去,勾起来,只能带出半窝土豆,另一半土豆还实实在在待在地下。再连一䦆头下去,勾起来,一颗最大的土豆被刨成了两半,一半黏在䦆头上,另一半还壅在地里。刨挖的手艺不佳,只能干捡拾土豆的辅助性劳动。

  一直在地下成长的土豆被挖出来时,带着娇羞的光洁,带给农人收获的喜悦。大片大片的土豆,只能一窝一窝地挖出地面,再一颗一颗地捡拾到盛器中运回地窖。地窖是农人自制的“冰箱”,具备冬暖夏凉的特性,相对恒定的温度能很好地储存土豆,既不会流失水分,也不会冻坏土豆。

  土豆成熟的季节,陇中少年还有别样的风味吃法。

  或许是放羊、或许是放驴,或许是收获土豆时,在土埂上挖一个土灶台,捡拾拳头般大小的坚硬干燥的土坷垃,在灶台上垒出一个倒扣的“土锅”。捡拾若干树枝、柴草,点燃灶膛,不断加热。倒扣的“土锅”缝隙浓烟滚滚,组成“土锅”的土坷垃被烈火舔舐,不断变红。一直到每一颗土坷垃全部烧得通红时,停止添火。

  多人协助,眼齐手快一边捣塌“土锅”,一边将新挖的土豆投入灶膛。火红的土坷垃和土豆混在一起,被木棍一阵乱捣。土坷垃被击碎,土豆被完全裹实。此时,迅速用铁锹挖来别的土,严密封盖灶膛。

  一阵忙碌的小伙伴,可以满怀期待地闲暇下来。半小时之后,大家眼含热望地挖开灶膛,一枚枚熟透的土豆从滚烫的土灰里揪出来,顾不得剥皮,顾不得烫嘴,吹吹灰就抢食了。每一口糯软和爽滑都透露着深秋原野的充盈。

  后来进城了。每次回乡,离开的时候,父亲都要用巨大的蛇皮袋装一袋土豆,“拿回去吃,咱们的土豆好吃”。那是一场艰难的周转,先用自行车推到有公路的地方,转乘班线车,然后抵达更宽广的公路,再转乘班线车,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袋土豆费尽周折,跟着我来到光鲜的城市,安静地蜗居在蛇皮袋里,会陪伴我度过许久的暖胃时光。

  毫不起眼的土豆,营养成分丰富而齐全。土豆的维生素C (抗坏血酸)含量远远超过粮食作物,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基本一致,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土豆所含的蛋白质、糖类大大超过一般的蔬菜。

  经过工业加工,土豆还可变成各种速冻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如油炸薯片、脱水制品、膨化食品、速冻薯条等。经过深加工,还可做成柠檬酸、果葡糖浆、可生物降解塑料、增强剂、黏合剂及医药方面的多种添加剂。

  再后来,当地土豆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处在物流末梢的村庄也被纳入了“生意场”。“当天挖,当天拉到镇区,当天就能卖掉。”2022年霜降,刚卖完土豆的大哥对于种土豆有比较满意的评价,“比种麦强。最大的挑出来能卖更高的价钱,所谓的小洋芋,就是不挑不拣,一斤四五毛钱,全部粜掉了”。

  霜降来临时,土豆如果没有及时挖出,遭几次浓霜,叶片就会瞬间枯死,秆茎也会发黑枯萎。秆茎坏死会增加挖土豆的难度。受伤过于严重,秆茎和籽实极易断离,䦆头刨开的土豆窝,秆茎再也承担不起一整个家族的迁移了,只能靠手一个一个从地里摸出来。

《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

阎海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以二十四节气及农事活动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百年农业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这本时间之书中一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