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2日上映的《浪浪山小妖怪》豆瓣8.6分开画,暑期档国产片口碑天团初见端倪。一阶梯有《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戏台》,均过8分线,其中《罗小黑战记2》以8.7分与暑期档口碑之最《F1:狂飙飞车》(引进片)打平。第二阶梯有《长安的荔枝》《花漾少女杀人事件》《聊斋:兰若寺》等。可喜的是三部国漫:《聊斋:兰若寺》剑指三亿元票房,《罗小黑战记2》力争破“五”,《浪浪山小妖怪》目前市场预期六亿多元,皆成为暑期档中流砥柱。
无独有偶,三部国漫《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均是奇幻类型。前者第一部2019年上映报收3.15亿元,在当年横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面前不过零头,却也和《白蛇:缘起》为国漫崛起共筑口碑基石。而后二者皆从传统志怪或神话取材,《聊斋:兰若寺》把蒲松龄的故事彻底颠覆,《浪浪山小妖怪》则站在《西游记》的肩膀上大胆二创。
《浪浪山小妖怪》缘起于两年前动画短片《中国奇谭》第一集的《小妖怪的夏天》。小猪妖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触动无数职场牛马的心弦,他们甚至不无自嘲地替小猪妖作答:“人间风雨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是啊,我们何尝不是妈妈的小骄傲,却在职场成了不起眼的“小抹布”?在职场规则的夹缝里,我们又能如何逃遁?当浪浪山的荒诞照进现实,浪浪山从小猪妖的家乡,演绎成无数职场牛马现状的指代。
刨除看客们感同身受的成分,浪浪山的小猪妖其实是一个坚持真我且良心未泯的底层小妖形象。别人对顶头上司言听计从,只有他琢磨着更有利的方案,换来的却是上司劈头盖脸的斥责。当一整个大王洞都在为即将分食唐僧肉汤而躁动时,只有他试图了解师徒四人。直到听闻唐三藏乃千年不遇的大善人,他内心的本善开始发酵,最后弄拙成巧,成为大王洞唯一幸存者。
两年后《浪浪山小妖怪》大银幕首秀,小猪妖终于走出了浪浪山。影片对人间职场的影射依旧,导演甚至拿出了职场内卷2.0升级版。片中,小猪妖离乡北漂,想进大王洞“考编”,却因名额早已内定,三年努力皆成泡影;而关系户小兄弟蛤蟆精靠着亲戚在厨房当差,好歹混了个编号。这次不必等人家拿他当抹布,小猪妖自我压榨把自己抹秃了,原以为能换来赏识,到头来却招来杀身之祸。
大王洞的部分仅做了个引子,《浪浪山小妖怪》主要讲述小猪妖逃离后,一不做二不休自己拉队伍当CEO的创业故事。而他做的项目,是赶在唐僧师徒四人之前,“复制”他们的“成功”。唐僧走的可是降妖除魔之路,且有孙悟空这等神通守护,岂是几个临时拼凑的天真小妖能够山寨的?其结果可想而知。然而也正是这种绝无可能的可能,成就了一场笑中带泪的别样“西游”。
《浪浪山小妖怪》说白了,是以妖怪的视角,讲述小人物打拼的悲情喜剧。这类故事和周星驰《喜剧之王》类似,和大鹏的《年会不能停》《长安的荔枝》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喜剧脉络的角度,大鹏最初的《煎饼侠》,就好比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山寨唐僧师徒,《煎饼侠》和那个年代无数山寨无厘头类似,都是不得要领的地摊货。好在大鹏聪明,后来的作品回归传统喜剧类型,仅凭从周星驰那里“偷师”的小人物塑造一招,便吃到如今名利双收的段位。
《浪浪山小妖怪》承袭周星驰无厘头衣钵,但已彻底摆脱了山寨无厘头的窠臼,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喜剧路径上保留对精神导师的致敬。2010年上映过一部山寨《西游记》的无厘头电影《嘻游记》,通篇为搞而搞,烂到上映时连主演徐峥也忍不住站出来骂“超级大烂片”并向观众道歉。此后不仅徐峥回归传统喜剧类型片,山寨无厘头的风气也告一段落。
《浪浪山小妖怪》里的无厘头元素,不再是直接从周星驰无厘头喜剧里机械照搬,而是兼容了二十多年网络后无厘头的时代沉淀——讲求梗和段子属性,突出包袱效应。以对标沙僧的黄鼠狼为例,明明是个话痨体质,偏要装出沙僧式的寡言;对标孙悟空的猩猩怪则是个社恐宅,连个“齐天大圣”的名号都报不准,这种人设本身就可以出其不意随时抖包袱。最关键的是《浪浪山小妖怪》的喜剧外壳下,包裹的是悲剧内核。走出浪浪山的小妖怪,应了两年来网友所言:“翻越万重山,等待我们的是另一座浪浪山!”
更耐人寻味的是,编导讲起故事来像剥洋葱,层层递进,越往里越见深意。小妖们拼尽修为,最终连自己的名字都湮没在光阴里,成为毫无自我意识的小动物已经够悲催,编剧还让黄眉怪背后的大佬如来亮相,为其升级装备。一边是正派小妖拼尽所有一无所获,一边是欲吃童男童女的反派反而得到主子嘉奖。连反派都是奉旨作恶,正派小妖怪的獠牙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曾念群 作者为电影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