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条红利指数,我该怎么选?-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2 15:28:30
来源:新华网

近40条红利指数,我该怎么选?

字体:

  在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红利指数凭借成份公司整体较高的股息率和持续的分红能力,成为了资产组合配置中的热门选择。

  统计了一下,当前市场上有被动型基金产品跟踪的红利指数约有38条,追踪这些指数的产品数量共计269只。(数据来源:Wind,2025/7/15。)

  那面对这么多条指数,是不是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 pick 哪一个?别慌,本文我们梳理了四个步骤,助你挑选出心仪的那一条红利指数。

  第一步:厘清分类,辨明差异

  尽管红利指数繁多,但依据成份股的筛选标准对其进行分类,便能较为清晰地辨别不同类型间的差异。

  首先,可按成份股的选样范围分为A股红利指数和港股红利指数。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港股红利指数的波动率和股息率通常都高于A股红利指数;

  其次,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红利指数,可按指数成份股的筛选标准进一步分为三类:单因子策略红利指数、多因子策略红利指数、行业/主题红利指数。

表1:红利指数分类表

数据来源:Wind,2025/6/30。

  简单来说,单因子策略红利指数是指在指数编制过程中,只重点考虑股息率这一个因子来选择成份股,筛选标准较为纯粹。比如,中证红利指数就是从样本空间内的证券中,选取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排名前 100 的证券。

  多因子策略红利指数是指在编制指数时,除了考虑股息率,还会叠加低波动、质量等其他因子。在多因子筛选机制下,指数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中证红利低波指数,是在选取高股息率证券的基础上,再选取过去一年波动率最低的50只证券,通过双重筛选机制,指数的抗风险能力得以增强。

  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有对单因子策略和多因子策略指数做过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2VmG9ivxTG-_pBEmfEzT7w。

  行业/主题红利指数是在编制指数时,除了考虑股息率,还限定了在特定的行业或主题中进行筛选。比如,中证国企红利指数是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观察表1可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行业/主题红利指数的选样范围都被限定在国企或央企中,这类企业普遍分红能力较强,分红意愿更高且更有持续性,与红利指数的设计选样标准的适配度高。

  第二步:看股息率

  总结分析逻辑和历史经验,中长期投资于股息率高的优质公司,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投资绩效。组合投资股息率高的公司是红利策略的典型特点,股息率无疑是开展红利指数投资要掌握的最关键信息之一。

  例如,若比对A股和港股红利指数,表1数据显示,目前港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平均值为7.45%,普遍高于A股的平均值5.01%,这主要得益于港股红利资产相较A股具有更高的现金分红比例和更低的估值水平,具体的原因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解析:https://mp.weixin.qq.com/s/BD1gRaUPBnbjW140AXdETw。

  【小贴士】:

  实践中,红利税会影响A股和港股红利指数的分红收益。

  目前对于A股公司来说,红利税会根据股票持有时间的不同发生变化(持股期限≤1个月,税率20%;1个月<持股期限≤1年,税率10%;持股期限>1年,免税)。

  而对于港股分红,一般来说,通过QDII基金投资港股,相关税率是10%;通过港股通基金投资,则相关税率不低于20%。我们可通过查阅基金定期报告的“投资组合报告”部分,了解基金通过港股通通道投资的成份股金额和比例。

 第三步:看行业配置

  我们分别选取各类型指数中,跟踪基金数量最多的六条指数来观察行业配置。

  大部分红利指数以银行为最高权重行业,此外,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的权重也通常占比较高。

表2:红利指数前五大行业分布(申万一级行业)

数据来源:Wind,2025/7/15。

  对行业分散度有要求的投资者(行业分散度会对指数波动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可结合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情况选择适配的指数。比如,若担心红利指数受单一行业(如银行行业)走势的影响过大,可选择某单一行业占比较低的红利策略。

  另外,从指数集中度与行业分布看,通常而言,指数行业分布越集中,指数的弹性越高、在一些市场阶段进攻性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实际表现并不一定完全与上述逻辑吻合,仍需进一步结合指数的收益波动情况分析,也就是第四步了。

  第四步:看风险收益特征

  我们前面展示的都是红利指数的价格指数,但当我们查看红利指数的收益情况时,推荐采用对应指数的全收益指数,全收益指数的表现包含了股息再投资的收益,能更全面地反映红利策略的投资价值。

  从表 3 数据可知,融入其他因子或主题(如低波动因子、增加央国企限定)的红利策略在实现更高收益率的同时,对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的控制亦优于单因子策略。以红利低波 100 全收益指数为例,其近 5 年年化收益率达 10.26%,波动率为 15.43%,最大回撤为 - 13.6%,各项指标均优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同期年化收益率 9.34%、波动率 16.75%、最大回撤 - 18.39%)。

  此外,港股红利指数的历史收益率虽然高于A股,但与之相对的是,其波动率相比A股红利指数更高、最大回撤幅度也相对更大。

表3:红利指数(全收益)风险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Wind,2025/7/15。指数收益不代表具体产品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

  综上,挑选红利指数时,不妨循着上述四步法,找到与自身投资理念、风险偏好同频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布局对应的指数基金,让红利策略更好地契合你的投资节奏。

 

【纠错】 【责任编辑:黄海荣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