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居家养老,日本做了哪些准备

2025-09-25 13:41:04 来源: 《环球》杂志

 

2017 年 9 月 18 日,在日本东京,一名百岁老人(左)和另一位老人手举木质哑铃锻炼身体,庆祝“敬老日”

文/《环球》杂志记者 杨汀

编辑/刘娟娟

  日本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已近20年。据日本总务省数据,2024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29.3%,即接近每3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占比居世界各国之首。

  而据日本内阁府调查数据,约56%的日本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20%的老人希望选择机构养老,其余倾向于前往老年公寓或日间照料中心。可见,在自己家里度过晚年,是日本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

  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日本为自立居家养老做的尝试,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介护保险兜底

  《环球》杂志记者在日本工作近10年,据观察,日本很少有老年人跟子女家庭同住,照看孙辈的也很少,父母跟成年子女同住的情况一般是子女仍旧单身。同时,考虑人工成本等原因,无论照看幼儿还是老人,日本家庭很少会雇用全职保姆或照护人员。因此,日式居家养老的关键词,是自立。

  谈及自立居家养老,首先不得不提《介护保险法》提供了制度保障。该法于2000年开始实施,“自立支援”是其核心理念之一,规定年满40岁的国民都需缴纳介护保险费(缴费额为月薪的1.8%,个人和雇主各承担一半),缴纳者得到认定后可享受上门护理服务或“来店护理”。认定等级分为轻度(需要支援)、需要照护以及严重需要照护。

  按规定,40岁至64岁人群,仅限因16种特定老年疾病导致有护理需求时可申请上门护理服务;65岁及以上人群,只要被认定为需要护理,即可享受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照护”和“生活支援”,前者指帮助受护理者进食、洗浴、排泄等,后者是帮助受护理者做饭、洗衣等等。使用服务按次和内容计费,单次服务时长为60~90分钟,个人承担10%(高收入者承担20%至30%),费用在1000日元至2000日元(100日元约合4.98元人民币)之间,其余由保险支付。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介护保险事业状况报告》最新统计数据,65岁以上被认定为需要介护或支援的比例为18.3%,其中65岁至74岁占4.2%,75岁及以上占31.8%。介护保险可以说为居家养老兜了底。

维护尊严的适老化改造

  居家“硬件”的适老化改造,对居家养老来说必不可少。日本的适老化改造遵循两大核心理念:第一是预防优于补救,如通过对防滑地板、扶手、无障碍通道等的改造,减少老年人跌倒等意外风险发生,提升安全性,同时,通过智能化设备(如紧急呼叫系统、健康监测系统)远程关注老人状态,降低子女或护理人员压力;第二是强调通过增加便利性、优化环境设计等激发老年人自主能力。

  企业在这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松下公司从1990年开始研究老年人群体和“支撑高龄化社会的通用设计”,旗下有4个法人企业开展护理业务,覆盖从服务到商品、从养老住宅到护理设施的各领域。

  在松下公司官网相关主页上,可以看到这些理念:“无论多大年纪,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易于查看,易于使用,有时施加必要负载”……人们熟知的各种适老化家电,如轻便的吸尘器,其配备有传感器,可发出红光来提醒老人不漏掉肉眼看不见的室内灰尘。尽管扫地机器人在当代已经比较普及,但使用轻便吸尘器是为了让老人能够轻松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再比如空调,为其设计全自动清洁功能,以此减轻保养负担。马桶也是全自动清洁设计,会喷出泡沫自动去除污垢,并靠泡沫形成“缓冲”来抑制飞溅的污物。总体而言,这些适老化家电的设计目的就是帮助老年人尽可能自主完成日常活动,延缓身体机能衰退,同时注重维持尊严。

  在养老住宅和护理设施领域,松下致力于培养既懂建筑又懂护理的“适老居住环境规划师”,比如在理念上,认为“每一个扶手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等细微差别都会对老人使用的方便程度产生很大影响”“浴缸内外地面的高差等会影响老人的空间判断”等等,又如,在养老住宅和护理设施中设置地面微振动传感器,将跌倒等待救援的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目前,松下旗下有114家护理直营店和加盟店,其中“访问沐浴”服务所35家,综合“来店护理”中心53家,上门护理服务所19家。

  除了松下,还有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开展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开发,如TOTO和骊住(LIXIL)开展卫浴适老化改造(防滑浴缸、智能马桶等),提供快速安装服务;以健康监测设备著称的欧姆龙,支持远程医疗管理;大和房屋提供整体适老化住宅改造;等等。

一名老人从日本东京的“多功能”健康便利店前走过

打造“30分钟养老服务圈”

  201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地区综合护理服务体系”构建中提出,要实现“30分钟养老和儿童福祉服务圈”,医疗、护理、预防、生活支援等多元服务由社区统一协调,形成24小时响应网络,并通过健康管理延缓老人进入重度护理的时间,减轻财政负担。

  日间照护中心和居家支援疗养诊疗所是“30分钟养老服务圈”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承担介护保险所提供的医疗、护理、预防、生活支援等服务,也提供一些保险外自费服务。其运营主体既有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法人、医疗法人,也有营利性的企业或民间机构,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或公共机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需求较高的社区)。

  在日本,很多连锁便利店也承担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职能。日本大多数便利店全年无休,提供缴纳公共费用、寄送和领取快递、使用ATM机等服务。对于出门不方便的老年人来说,比起去超市,附近的便利店更为方便。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便利店抓住商机,政府也看准便利店布局广、社区嵌入式运营的优势,推动扩大了便利店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大型连锁便利店如7-11、罗森、全家等,都在部分店面整合提供送餐、代缴费用、药品配送、健康咨询等多种服务。

  比如,7-11与日本各地方政府签订“守护协定”,开展“安全站活动”。参与该项目的店铺在入口贴有“安全站实施店”标识,店员一旦发现附近有疑似走失的老年人或儿童,就会联系警察,店员还帮助阻止老年人在店铺的ATM机上被诈骗汇款。遭遇家暴等问题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可以向这些安全站求助。

  此外,7-11提供面向老人的送餐服务“seven meal”,送餐时如发现老年人有异常,就通知相关机构。“seven meal”还有专为老年人开发的食品,通常为软煮,并控制盐分和糖分,方便咀嚼能力变弱的人也能轻松进食,同时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

  罗森公司与护理运营主体合作开发了“关怀罗森”项目,在店面设立关于介护保险等项目的咨询窗口,让因为时间或心理原因难以去政府或医疗机构等专用窗口咨询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可以在购物时顺便咨询。有的店铺还结合“关怀罗森”项目开设供居民交流的“沙龙空间”,举办面向老年人的活动。

  罗森和全家还在部分地区面向出行困难的老人等开展“移动销售”服务,既配备经营日用杂货等常温商品的车辆,也有车辆专门售卖冷藏、冷冻商品。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