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色列兵临加沙城下

2025-09-25 15:12:06 来源: 《环球》杂志

 

9 月 5 日,加沙城一栋建筑遭以色列军队空袭后升起浓烟

文/《环球》杂志记者 黄泽民(发自加沙)

编辑/吴美娜

  45岁的加沙妇女瓦尔达·加本已多次被迫流离失所:从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到南部城市拉法,再到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目前暂住在北部的加沙城。

  无家可归、物资短缺,早已让加本精疲力竭,但很快,她可能又不得不颠沛流离,因为以色列军队正在包围加沙城,发起猛烈进攻。加本将这场近在眼前的升级行动称为“新的灾难”。

  “以军入侵令人恐惧,因为这意味着毁灭、杀戮和流离失所的不断循环。”烈日当空,加本坐在临时帐篷前。她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加沙城里流离失所者已拥挤不堪,要是再遭到袭击,他们不知道还能到哪里去。

  从2023年10月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超过700天,约6.5万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超过16万人受伤。加沙民众日夜盼望和平、回归正常生活,却迟迟不见停火。相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各方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中越陷越深。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8日说,以军地面部队正在集结,即将攻入加沙城。他警告当地居民马上离开。内塔尼亚胡声称,以空军过去两天内在加沙城摧毁多座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使用的高层建筑,而这仅仅是“加沙城地面行动的开端”。随着以军扩大行动,已有约10万名平民离开加沙城。

以方接管计划遭批评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8月8日说,以安全内阁已批准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击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计划,以军准备接管加沙城。多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发声予以谴责,认为这一决定“疯狂”,只会造成更多流血事件,敦促以方立即停止其“战争计划”。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助理发言人斯特凡妮·特朗布莱8月8日发表声明说,古特雷斯对以色列政府决定接管加沙城“深感震惊”。这一决定标志着事态“危险升级”,可能加重数百万巴勒斯坦人已然遭受的灾难性后果,并危及更多人的生命。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约旦、英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斯洛文尼亚、法国等国家均对以色列这一计划予以谴责。

  加沙城在冲突爆发前是加沙地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几所主要大学,众多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在此设立驻点。冲突爆发后大批加沙城居民向南撤离,今年1月停火协议达成后,他们得以返回家园。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约100万人生活在包括加沙城在内的加沙地带北部。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莫娜·雅库比安表示,以安全内阁决定占领加沙城,凸显该国在加沙地带缺乏可行的长期战略。

  雅库比安说,扩大占领很可能在该地区引发强有力的反抗运动。哈马斯残余势力、犯罪团伙和极端组织将处于有利位置对抗以色列的占领,这可能迫使以色列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与此同时,以军高层已对部队资源捉襟见肘表示忧虑。近期士兵疲惫加剧的报告,导致军方决定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及北部战线削减兵力,这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以军如何调动兵力支援加沙城行动的质疑。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阿赫迈德·扎卡尔纳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如果加沙城被占领,这将进一步削弱哈马斯的军事能力,但不会彻底摧毁它。哈马斯并不像传统军队那样拥有常规机构;它对隧道和非传统战争的依赖确保了其生存。在他看来,这场战争一直是非对称的:以色列拥有先进武器,而哈马斯依赖游击战术。对以色列而言,此类行动将付出极高代价——人力、财政、政治及法律层面均将承受巨大压力,这一负担将扰乱以色列的长期规划。

  扎卡尔纳说,此次行动很可能将演变为一场消耗战。以色列可能占领大片地区,但维持这些占领将使其陷入严重困境。哈马斯将转而采取游击战和伏击战术,使以色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显得遥不可及。受战事影响,加沙地带的灾难正进一步加剧:设施遭广泛破坏、人口流离失所,以及面临人口逐步减少的风险。

9 月 6 日,巴勒斯坦人携带家当从加沙地带北部撤离,驶向南部

炮火、饥荒和恐惧

  罔顾国际社会谴责和国内反战呼声,以色列持续扩大其军事行动。以军发言人9月4日宣布,以军已控制加沙城40%的区域。以军称,其行动目前集中在加沙城郊区,目的是找到并摧毁哈马斯武装人员的地道和武器库。

  有目击者从前线向记者传来消息:8月24日,以军坦克已深入加沙城南部的宰通和萨布拉社区,战机持续轰炸这些区域的建筑,爆炸声遍布各地;8月31日,以军战机轰炸杰巴利耶地区多栋房屋,造成房屋损毁,所幸楼内居民已撤离,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当天以军坦克还在多个地点开展行动……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更新战况:9月3日,卡桑旅称其在加沙城南部的宰通社区用炮弹击中一辆军用推土机,还向集结的以军士兵及车辆发射多枚迫击炮弹;8月31日,卡桑旅称其在杰巴利耶地区用地面爆炸装置摧毁一辆以军运输车,致其起火燃烧……

  炮火声不断,加沙城居民笼罩在恐惧与不安之中。每天,关于以军行动的各种消息在家庭谈话、公众集会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在人群中持续弥散。

  来自加沙城西部社区一位42岁的父亲伊斯梅尔·萨巴对记者说:“市民们正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不知该准备撤离还是等待政治协议终止战争。”

  29岁的阿拉·阿布·哈希姆说,他们家已从杰巴利耶和加沙城西部两度流离失所。“每次都听说南部最安全,但事实是拉法、汗尤尼斯和代尔拜拉赫已无容身之处。人们挤作一团,房屋和帐篷严重不足。”

  人道主义危机也继续蔓延。联合国有关机构8月22日发布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

  这份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加沙地带饥饿和贫困正在广泛发生,饥荒状况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从加沙城蔓延至代尔拜拉赫和汗尤尼斯。

  多名加沙城居民8月底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在以色列的严酷封锁下,食品供应极度短缺。通过人道主义卡车运送的援助物资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今年40岁、有两个孩子的哈迪·索拉尼说,每天都有大量民众排队数小时,希望能获得面粉或罐装豆类等基本食品,而其中很多人最终空手而归。“我被迫每天只吃一顿饭,让孩子们吃得比我多。我担心我和孩子们会成为营养不良的受害者。”

  加沙城希法医院儿科医生艾哈迈德·优素福告诉记者,该院每天接收很多因严重营养不良及相关疾病而就诊的儿童。“由于缺乏专业药品和营养补给,我们正在失去这些孩子。”

9 月 7 日,在加沙城中的一座流离失所者临时营地,一名男孩怀抱一名受伤的女孩

逃到哪里去?

  战火逼近,以军频繁发布撤离命令。逃还是不逃?每个家庭都面临这样的重大抉择。

  以军发言人阿维凯·阿德拉伊8月27日发表声明说,加沙城的人员疏散行动“不可避免”。加沙地带中部及南部地区“存在广阔空置区域”,目前尚未搭建临时帐篷。声明提到,“每户南迁家庭都将获得最大程度的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8月29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军在加沙城开展的军事行动升级,将使约100万人面临再次被迫流离失所的风险。

  有联合国报告显示,8月27日至8月31日期间,加沙地带83%的流离失所者来自加沙城部分区域,主要向加沙城西部及加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南部汗尤尼斯方向转移。总体而言,自3月18日冲突再度升级以来,加沙地带全境已有超过85.6万人次流离失所被迫迁徙。

  《环球》杂志记者近日在加沙城及加沙干河等地看到,大批民众已踏上南迁之路。他们有的开着破旧小面包车,车顶绑着床垫被褥、桌椅和塑料水桶等生活用品;条件差的,用推车、自行车,或者用手拎、肩扛,带上几件必需品就出发。其中有很多妇女儿童,他们穿行在硝烟和扬尘中,或与家人聊天,或沉默不语,表情凝重。

  有加沙城居民8月底告诉记者,由于炮火密集、交通中断且缺乏安全避难场所,部分巴勒斯坦家庭被困家中无法撤离。随着饥荒加剧,加沙城居民普遍面临严重食物短缺,周边的杰巴利耶等地区居民正依靠仅存的少量食物维生。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逃离。身处战火中许久,更多民众认清了现实:加沙地带无论哪里都不安全。以军所谓的南部“安全区”已多次遇袭,更何况,经过频繁流离失所后,很多人不愿也无力再离开家园。

  “以军正收紧对城市及居民的包围圈,逼迫我们向南逃亡。”32岁的加沙城谢赫·拉德万社区居民伊斯梅尔·拉巴德告诉记者:“我们绝不撤离,因为南部已无容身之地。”

  来自加沙城萨布拉社区、育有3个孩子的母亲梅尔瓦特·萨利姆选择留在家中。她告诉记者,以军对社区的轰炸不断,爆炸声震得房屋摇晃,仿佛地震来袭。谈及拒绝南迁的原因,她说:“部分家庭在南部有亲属有住处,但多数人像我一样,只能忍受极度拥挤的处境。”

  据联合国8月底的报告,加沙地带数十万家庭仍在流离失所者安置点中生活,这些场所拥挤不堪、有失尊严且不安全。尽管以色列近期有限度批准了住房物资入境,但至今尚未有此类物资运抵加沙。据估计已有140万人急需基本应急庇护所,由于持续轰炸以及以军要求加沙地带北部居民撤离南迁,预计需求将急剧增加。报告特别提到:“人道主义援助绝不能被用于助长或正当化大规模流离失所现象。”

和平曙光迟迟未现

  8月21日,在位于加沙城市中心的拉沙德·沙瓦文化中心前,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抗议持续的战争,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保护加沙平民。

  《环球》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曾经热闹繁华、举行过国际交流活动的区域,如今满眼是废墟和被炮火熏黑的外墙,流离失所者搭建的临时帐篷杂乱分布。民众有的高举巴勒斯坦国旗和写有“拒绝流离失所”“停止战争”等阿拉伯语标语的海报,有的举着鲜花和遇难儿童的照片。

  巴勒斯坦记者穆罕默德·达奥尔穿着黑色防弹背心,与记者交谈:“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让全世界听见我们的呼声。我们要求停止这场战争,制止持续屠杀,终结以色列旨在驱逐巴勒斯坦人的占领政策。”

  另一名抗议者萨尔玛·哈泽姆说:“这场战争不仅用炸弹夺走我们的生命,还剥夺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我们渴望像世界上其他人那样生活。”

  数月以来,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数次重启,又在巴以双方的互相指责中无果而终。

  哈马斯8月确认已接受调解方埃及和卡塔尔关于停火方案的最新提议。加沙地带消息人士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最新提议包括临时停火60天和释放一半被扣押人员,还包含一份通往全面停火的路线图,从停火第一天起即启动关于全面协议或永久停火的谈判。

  但以色列方面至今未对提议给出官方回应。以色列总理办公室9月3日发表声明说,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终止战争: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安全管控;建立替代性民事管理机构,“杜绝恐怖主义教育、制造恐怖分子及对以色列的威胁行为”。

  双方对彻底结束战争开出的条件差别巨大,矛盾实则难以调和。哈马斯8月公开表示,哈马斯不会解除武装,直至建立一个独立、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哈马斯也一再要求以军撤离加沙地带全境。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埃斯马特·曼苏尔对记者解析说,哈马斯面临巨大内外压力,同时以色列的态度依然矛盾。以色列国内不同阵营立场存在分歧,而最大的问题是内塔尼亚胡是否会真的认真对待执行该协议并推进后续阶段。过去的经验表明,初期阶段往往得以推进,但后期阶段却面临延误或彻底失败。

  “(7月底开始)以色列议会休会期间,各界曾寄望于内塔尼亚胡总理能借此政治喘息之机,推动加沙地区人质释放与停火协议的达成,甚至为终结近两年加沙战争铺平道路。然而,总理强行推进扩大以色列对加沙占领的决定,很可能正在为以色列在加沙永无休止的战争埋下祸根。”雅库比安说。

手机版